仿制藥是指與商品名藥在劑量、安全性和效力(strength)(不管如何服用)、質量、作用(performance)以及適應癥(intended use)上相同的一種仿制品(copy)。世界上將有150種以上總價值達340多億美元的專利藥品保護期到期。到期以后,其他國家和制藥廠即可生產仿制藥。
隨著越來越多細則落地,我國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工作已邁向成熟階段。在業界看來,一致性評價是優勝劣汰的過程,只有高質量的仿制藥才能最終贏得市場的肯定。2019年1月,國家衛健委、國家發改委等12部門聯合發布《關于加快落實仿制藥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》提出,2019年6月底前,發布第一批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,引導企業研發、注冊和生產。根據臨床用藥需求,2020年起,每年年底前發布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。在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中,國家層面將提高仿制藥質量和療效列為重要改革目標之一。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對提高仿制藥的有效性、實現藥品可及性具有重要意義。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政策的推進,以及集采將過評作為品種“入場券”,越來越多的藥企開展一致性評價,過評藥品數量不斷增加。最新數據顯示,截至2023年3月中旬,CDE累計受理一致性評價申請4703件,包括口服固體制劑2264件、注射劑2439件;累計通過一致性評價申請3121件,包括口服固體制劑1608件、注射劑1517件。截至目前,累計通過和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已達954個,進一步滿足了公眾對高質量仿制藥的迫切需求,減輕了公眾的用藥負擔。
近年來,為響應國家一致性評價的總體要求,企業層面積極啟動口服制劑和注射劑的一致性評價工作。米內網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12月31日(按NMPA批準日期統計),已通過一致性評價(含視同過評)的受理號達5573個,涉及藥品4013個(按產品名+企業統計)。揚子江藥業、齊魯制藥已過評產品數量超過100個,呈斷層式領先,正大制藥暫列第三,與石藥控股則在全力追趕。
當然,從長遠來看,仿創結合是我國化學制藥生產的必由之路。原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于明德表示,中國醫藥行業當前要鼓勵發展非專利藥。于明德認為:“我國的國情決定了藥品研究與開發將分三步走,第一步是完全仿制,第二步是模仿創新,第三步才是實現自主創新。”相信通過發展非專利藥即仿制藥,對于我國醫藥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,關鍵在于提高仿制藥的技術等級和產品質量。
編輯|小鑫
審核|小晶 小李
信息來源 | 新浪財經/醫藥經濟報/百度百科/ 第一批鼓勵仿制的藥品目錄將于2019年6月底前發布 .中國政府網[引用日期2019-01-03]
圖片來源 | Pexels免版權圖庫,非文中實際人物圖/產品圖
如有侵權,道歉刪除,如有錯誤,歡迎批評指正
在任何情況下,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,僅供參考,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